找到相关内容101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近年中国宗教学研究综述

    《丁光训文集》等。  回顾总结中国神学探索的漫长历史,这些学者将之分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为唐、宋、元三代,其特点是东派教会通过与易经、老子、五行等中国文化遗产相结合而在华形成了"生生不息之道"的上帝观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0169897.html
  • “西游”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

    缚鸡之力,要是他步行走到西天,就算无灾无难也没有妖怪,还是几乎没有可能性。玄奘路经五行山,揭起如来的压帖,救出悟空,为他取名孙行者。师徒同行,夜宿农舍,一道白光中,唐僧的白马消失,悟空寻到鹰愁涧,与小...

    叶舒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25370145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大乘起信论述解(2)

    善根回向”的行法,所修善根包括施、戒、忍、进、止观五行,这与今人的念佛法门实在大异其趣!有以念佛为上品,其他行门为中下品的,完全与本论相反,更是违背了大乘法义!   九、八者,为示利益,劝修行故 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070234.html
  • 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与21世纪

    愉悦,这需要在承认差异冲突的情境下,处理好种种关系。春秋时,"和合"从五行和而生物,已推衍到社会生活以至精神生活领域。如治疗精神生活中的烦恼、痛苦等,也要从各个方面着手。《诗经》上讲"和羹",《左传》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0770388.html
  • 周伯戡: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

    早由独任清谈之教,而与神仙方术混同。阴阳五行,神仙方技,既均托名于黄帝。而其后方仙道,更益以老子。于是黄老之学遂成为黄老之术。降及东汉,而老子尤为道家方士所推崇。’(注61)而桓帝祭祀黄老浮屠的目的是...

    周伯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4070539.html
  • 韩愈论佛骨表的缘起及其内容分析(2)

    自两汉以降便已日衰的儒家思想以对抗佛老。两汉以来,儒学已混入阴阳五行与谶讳思想,内容驳杂,不复醇真。到了唐代,虽然儒家经典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应制科目,为士人学子必读教材,此举自有益于儒学的传衍。但是终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2570616.html
  • 华严宗体用论及其对理学体用论的开启作用

    文先生认为周敦颐的哲学是无极—太极—阴阳—五行的双向逻辑结构(《宋明理学研究》第二章《濂溪学——周敦颐的道学思想》,第109页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2年)。  (11) 周敦颐:《通书》诚上第一,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3070622.html
  • 略论儒佛会通与两宋理学思维的基本向度

    ,无论是“元气”、“精气”、“繁气”、“秀气”,都是物质性的、生理性的、功能性的东西。汉儒的阴阳五行,渗杂了一些神秘因素,莫知其所以。王充的气化论更是一套定命的机械的素朴的唯物论,是“贫乏的哲学”。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270738.html
  • 沈宗霖:〈生生、死死、生死:试论晚明士人面对生死的态度与方法〉

    处。吾儒直作等闲看过,生顺殁宁而已。   换言之,这时的目击道存,所见皆是“绝对永恒”的“气化流行”的宇宙,只不过这气化流行的宇宙并不同于汉儒所谓的阴阳五行之说,从上文论蕺山的思路,可以知道这“气”...

    沈宗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5870753.html
  • “天地有道”与“回念一几”──以“人的素质”之提升为核心

    」、「利用」、「利害」等等而说。原先「利」之一字在汉字系统里,「刈禾为利」,是收获之意,依其时节多为「秋收」,而在原先的四时春夏秋冬、四时又与五行、五色、五德相配,「秋季」、「西方」、「金」、「白」、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2870785.html